禅修老师,  松風水月,  主题文章,  2025

禪修系列之:密本無密

禪修系列之密本無密


地點:法雨禪修中心 日期:2025年5月24~25日


大家好!歡迎來到法雨禪修中心講堂,我是禪修老師Susan。上週跟大家分享釋迦牟尼佛教導的密法,密法有意密、身密、口密,心密等,密屬不可說,佛力加持不可思議。今天與大家分享“密本無密”這個話題。其實,密本無密,也就是說密法本來也沒有什麼秘密。

釋迦牟尼佛目睹明星悟道,第一句就道破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秘密,就是每個眾生都具足如來智慧德相,因妄想執著不可證得,若離妄想,一切智,自然智,即得現前。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與佛一樣,具足佛性,具足五眼六通的能力。只是我們每個人因妄想、執著,貪嗔癡慢疑等,迷失了自我的佛性,愚鈍無明心外求法,而不心內求法,與佛漸行漸遠。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最大的秘密,就是我們與佛本無二無別,本來一體,只是我們因妄想執著而暫時失去了真如佛性。

釋迦牟尼佛悟道成佛的密法:不偏苦、不偏樂、修中道,六度萬行、戒殺吃素、發願、懺悔、念佛、誦經、持咒、回向等修行法門,這已經不是秘密的密法了。
密本無密,現在我們只要真信切願地去踐行佛陀教導的修行方法,去親修實證,六度萬行,證得涅槃究竟解脫。
六度又稱為“六度波羅蜜”:“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(打坐)、智慧”等。六度波羅蜜是所有學佛之人必修的功課,六度波羅蜜是學佛成佛的根本資糧。

下面與大家一起學習六度波羅蜜的修行法門:

一、布施(檀波羅蜜)
布施,就是放下、是捨、是幫助他人。
布施,廣結善緣,捨去慳貪,培植善根。
布施又分為三種:“法布施、財布施、無畏布施。”
法布施,是以清淨心為人傳播釋迦牟尼佛的正法,令聽聞者減少煩惱或斷惡修善或增長智慧等行為。
財布施,是以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給予有需要的人,令其不受飢寒的痛苦,同時捨去自己對財物的慳貪與貪念財物的欲望。
無畏布施,是以自己的正見、正思、正覺的智慧或能力,去幫助遇到困難或災難而產生恐懼的眾生,能夠安慰他們,幫助他們免去內心的恐懼,讓他們內心得到平靜。
我們法布施、財布施、無畏布施給有需要的人時,要切記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”或貪念別人的回報之心,要以清淨心、眾生平等、眾生一體,無我無為的去幫助他人,這樣才會得到功德,才是無所求而自得。

二、持戒(尸波羅蜜)
持戒,是對修行者最好的保護,不僅保護修行者的身心免受惡業果報,也能保護其的功德福德,使其不退轉。
持戒,是以十善業、八戒齋、五戒等戒律為依據來護持自己的身口語,從而減少造惡業,免受惡業果報之苦。
十善業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妄語、不綺語、不貪、不嗔、不癡,也稱為十善業道。
八戒齋:《十善戒經》曰:一者不殺,二者不盜,三者不淫,四者不妄語,五者不飲酒,六者不坐高廣大床,七者不作倡伎樂故往觀聽、不著香薰衣,八者不過中食。
五戒:一不殺生。 二不偷盜。 三不邪淫。 四不妄語。 五不飲酒。
我們在家修行者持五戒是最低要求,不能再低了。持五戒才能減少造惡,持五戒來世才有可能得人身。
不持戒者來世不可能得人身,佛經中說“得人身者,如爪上土;失人身者,如大地土”。
“人身難得今已得, 佛法難聞今已聞, 今生不借此身渡, 更待何生渡此身。”

持戒吃素是所有修行法門的前提。
釋迦牟尼佛在《無量義經》、 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、 《佛遺教經》裡都有講到持戒的重要性與持戒的功德利益,大家可以深入經藏學習,了解及掌握持戒的知識,並依教奉行,一定能得到大的利益。

三、忍辱(羼提波羅蜜)
忍辱,就是要去除嗔恨心,修清淨心,修無我無為之心,修如如不動的心。
忍辱,就是能夠忍受外來的一切侮辱、打罵及傷害等,而不起嗔恨之心,不動怒,不生氣等,還要不動心、不著相,從容淡定面對。
忍辱,就是歷事煉心,遇到不如意的事,保持一顆如如不動的平常心。
嗔恨為修行之大忌, 一生氣、一發火,一動怒就把修來的功德都耗盡了,俗話說“火燒功德林”。
忍辱法門,釋迦牟尼佛在《佛說如來興顯經》裡詳細的講到了如何修忍辱的十法忍之方法,及修十法忍的功德利益。
現在,是末法時期,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以佛為師,以經為師,以戒為師,做到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。只有如海的智慧,才能化解在成佛之前遇到所有的問題。

四、精進(毗離耶波羅蜜)
精進,就是不懈怠之意。
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第四覺知:“懈怠墮落,常行精進,破煩惱惡,摧伏四魔,出陰界猒。”
四魔是指惱害眾生而奪其身命或慧命的四種魔類,即煩惱魔、蘊魔、死魔、天子魔四種。
四魔又指無常、無樂、無我、不淨的四顛倒心。
修行之人只有破除各種煩惱,才能降伏、制服四魔,才能得到大利益,證得究竟解脫。
如何破除各種煩惱?
唯有精進,發勇猛精進之心。每天念佛、持咒、誦經、懺悔、回向等必修功課,時時與佛相應,得佛力加持不可思議。
我的師父告訴我們成佛的捷徑方法:發菩提心、懺悔、持戒、吃素、念佛、誦經、持咒、回向。這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辦法,也是終極辦法,捷徑。

五、禪定(禪波羅蜜)
禪定,即寂靜,意為擺脫一切煩惱憂患的純靜心境。
禪定,又叫“打坐”或“靜坐”。
禪定,一是通過靜坐的方式來修心養性,二是調理身體的氣息達到強身健體。
禪定,有三種方式:單盤、雙盤、散盤。禪定時採用的方式以身體舒服、放鬆為主,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就行。
禪定,是學佛修行的一個重要法門。通過靜坐的方式減少或放下心中的各種雜念,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,得到清淨無為的心境。
持戒、吃素、持楞嚴咒是前提條件,才會減少禪定時受到的魔擾。通過禪定的修行,定力逐步得到提升,從而達到“戒生定,定生慧”的境界。

六、智慧(般若波羅蜜)
智慧,又稱“般若”,意為離妄。
離妄,自然智,一切智,即得現前。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秘密。
通過嚴持戒律、發願、懺悔、吃素、念佛、持咒、誦經、布施、禪定等必修功課持之以恆,如法的修行,證悟到無我無為、明心見性的真如智慧。
現在是末法時期,邪師說法如恒河沙,我們學佛一定要深入研究《釋迦牟尼佛傳》成佛的事跡,及悟道後教導眾生了脫生死,證得究竟涅槃的解脫方法,並且要真信切願、依教奉行、親修實證才能得到大利益。
末法時期,以佛為師,不墮魔窟;以經為師,不落邪道;以戒為師,不造惡業。
正本清源,還原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是我們每一個佛子的使命!
每天必修功課持之以恆:發菩提心、懺悔、持戒、吃素、念佛、誦經、持咒、回向,這是成佛的捷徑方法,今天分享給大家。
祝福大家早日成佛!

2025-05-24 Susan M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