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講法,  2023年

每周講法:普皆回向(一)

每周講法:普皆回向(一)
2023年6月24日—2023年6月25日
大家好,歡迎來到法雨禪修中心,這周我要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普皆回向。
什麼是回向?回,有以下幾種含義:返回、還、轉、轉向、回轉。向,表返還的對象。普皆回向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所修積的一切功德都返還給普羅大眾,全宇宙。
返還說明本身就是從某處而來,現在把它還回去。功德雖然說是自己積累的,但是眾生若沒有肉身是很難去積累功德的。肉身是父母十月懷胎而來,是在父母家人朋友呵護下成長,而沒有有緣人的幫助和佛菩薩的點化,一個人自覺主動地就開始做功德也不太現實。今生今世覺悟的速度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多生累劫的修行,在這漫漫的生命長河中,修行者每一世都有父母和家親眷屬,他們解脫了麼?是否還在六道輪回中受苦?因此今天所成就的一切功果與以上所例舉的種種都密不可分。看上去是修行者自己成就的功德,實則是眾生成就了你、父母成就了你、有緣人成就了你、佛菩薩成就了你。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塗苦」,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被別人救濟過、恩賜過,這些曾經救濟你的眾生或許有的已經解脫也有的還在繼續輪回,所以也要返還給他們,那些曾被傷害殺害的眾生更要去救度,即便與自身毫無關系的眾生,因為慈悲不願眾生受苦也要去救度,要把最利於他們的最能幫助到他們的功德返還於他們,有恩還恩,有怨化怨。佛菩薩因為覺悟到自己與眾生一體,知道幫助他們就是在幫助自己,所以更會這麼去做。
回向本身就有功德,力的作用是相互的,我們將功德施予天地萬物,天地萬物也必將功德返回於我們。回向就像滾雪球,當一個人在回向他人時也會得到其他人的回向。眾生即便不去回向也會得到回向,總有先覺悟的人,也總有想要救度你的人在一直默默幫助著你。可當我們去回向時,我們所做之功德像一片片雪花一樣迅速加入這個大回向的雪球中,我們的功德變成了眾生的、宇宙的,眾生的功德變成了我們的,不再分彼此和你我。這就好像你的功德是一滴水,而「回向」是將這滴水匯入大海,這時候你的功德是一滴水還是整片大海呢?當越來越多的水滴返回大海之中,這些眾生都將擁有這片大海。佛菩薩也是大海,是水滴的大海,是眾生的大海,是智慧的大海,是光的大海,是慈悲的大海,是永樂的大海,是愛的大海,是法力的大海,是佛心性海。所以他們要回向,要想盡一切辦法,把每個眾生變成水滴、變成光、變成愛、變成佛,要讓這片海無量大,直至蔓延到全宇宙每個角落。回向是感染、是傳播、是轉化、是點石成金、是化一切朽木於神奇。
經常看到有人說回向有三種:菩提回向、眾生回向、實際回向。菩提回向是回向早日覺悟、早成佛道,是菩薩行者的回向,要以度化眾生皆成佛為最高目標。眾生回向即回向於眾生,讓眾生同沾自己的福德利益。實際回向即回向於特定的眾生或事情。而普賢菩薩說「普皆回向」,是因為回向本身是沒有分別的,也不存在種類,看似不同最終是一樣的,只是暫時的速度不同、受眾不同、感覺不同,水滴最終都要回到海洋,大海沒有分別心,而水滴暫時還有而已。
普皆回向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中最後一大願,可以說是前九個大願的總結,前面所做一切皆是為了回向,而回向是為了更好地去實現每一個大願。每一個大願中都有回向,每一次回向中也是在踐行每個大願,只是眾生還不能明晰其中的道理,所以菩薩要分開講,其實都是一體的,禮敬諸佛不是回向麼?回向不是在禮敬諸佛麼?菩薩在以身演道,通過這十大願告訴眾生如何能圓滿自己進而去救度他人,每尊佛都是這樣走過的,而每個眾生也正在或將要這樣走。在每一個大願中把心量無窮大地拓展開,悟透眾生一體,心量就是大海,從一滴水開始無限擴大直至全身心回歸到佛心性海。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凈土的那片海。
感謝大家的聆聽!

留下一個回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