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講法,  2022年

每周講法:禮敬諸佛

2022年10月22日-2022年10月23日

大家好,歡迎來到法雨禪修中心,這周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感悟是禮敬諸佛。
學習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由簡入深、從基礎到尖端,如果基礎打得不好是無論如何也深入不了一門知識的,學佛更是如此,世間大家所有聽聞的佛菩薩皆是如此成就的,所以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總結了一些成就的方法,供大家學習、遵從,不論哪尊佛菩薩,哪種方法都是為了度化眾生快速成就而生的。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一,象征著大行、行願。在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中,普賢菩薩開示說「善男子,如來功德,假使十方一切諸佛,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,相續演說不可窮盡。若欲成就此功德門,何等為十?一者禮敬諸佛,二者稱贊如來,三者廣修供養,四者懺悔業障,五者隨喜功德,六者請轉法輪,七者請佛住世,八者常隨佛學,九者恒順眾生,十者普皆回向。」
這就是普賢菩薩告訴大家快速成就的捷徑啊,如若眾生乃至菩薩想要成就為佛,成就佛的功德,應修十種廣大功德。十大行由淺及深直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為什麽看似簡簡單單地禮敬諸佛如此重要?很多人認為禮敬諸佛就是燒香拜佛,為什麽會被普賢菩薩放到十大願中呢?
禮敬諸佛是修行的基礎,禮敬諸佛表敬,恭敬十方一切諸佛。何來敬?我認為只有從心底發出地相信,相信佛的存在,相信佛的一切所說所行,才能做到真正地恭敬,如若心中對任何一尊佛、一句佛所說、一個佛所做有疑,是很難做到百分百地禮敬諸佛的。修行常說「信願行」,把信放在首位也是說明這個道理,只有眾生真正相信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所學習的對象,才可能全身心地去遵從教導,才可能排除萬難地修習、行願,才可能事半功倍地成長。「信乃道源功德之母」也是同理,說明一切修積都是以「信」為前提的,禮敬諸佛是對修行人真誠心的考驗,是增加修行人信力有效的方法,更是去除疑惑心的途徑。
信做到了,眾生不自覺地就會時時刻刻觀照自己,有了恭敬心就會時刻規範自己的行為,此時此刻的起心動念有沒有不恭敬,每時每刻的行為、話語、決斷等等會不會不如法,效仿佛菩薩就是很好一種地禮敬,所謂歷事練心,用如法去觀照每個行為,對佛言聽計從,就是在真誠地禮敬諸佛,通過禮敬諸佛去修煉自己、去除習氣、相應佛菩薩。禮敬諸佛本身就有無窮無盡的功德、妙用,本身就是消業的利器、增福的錦囊,加之隨時地自我提醒,隨地地自我規範,更是消除自身習氣以及快速提升的法寶。長此以往即便還沒有成佛,因為這時刻地精進修習、圓滿示現,我們周圍的眾生也會對我們產生恭敬心、敬佩心,故而提升了他們的信力。「禮」和「敬」是相輔相成的,禮中有敬,敬中有禮,禮發自敬,敬產生禮,禮表達敬,敬示現禮,禮感化來敬,敬召喚來禮,禮敬諸佛是修行提升、積功累德、消業增福非常有效的做法。
禮和敬可以由身語意三方面來表達,頂禮佛菩薩、供養佛菩、稱贊佛菩薩都是很好地表達,意是更深層次的,憶佛念佛是,若能效仿佛,與佛同心同德地去做事,做佛想做的事兒,是最好地禮敬。那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是普賢菩薩,見不到無形的佛,只能拜拜佛像了,諸佛在哪?普賢菩薩在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中繼續宣說到「善男子,言禮敬諸佛者。所有盡法界虛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剎,極微塵數諸佛世尊。我以普賢行願力故,深心信解,如對目前。悉以清凈身語意業,常修禮敬。一一佛所,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。一一身,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。」顯而易見,從字面上可以看出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、佛世界都是禮敬的對象,佛菩薩是無處不在的,當下念佛當下見佛,只要我們想到了佛,想到了禮敬佛,佛當下就在,因此不必去執著於佛像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所以禮敬諸佛也可以幫助眾生與佛相應,禮敬諸佛看似是在敬佛,實則是在幫助我們自己修行,佛希望看到的不是眾生的頂禮膜拜,而是從禮敬諸佛這個行為上眾生可以想到佛,同步到佛,感應更多的正能量。
再有,每個眾生都是未來佛,這裏的諸佛包括全宇宙的所有眾生,不過對於果地佛和未來佛的禮敬肯定是不一樣的,普賢菩薩見了眾生不會去頂禮膜拜,因此禮敬對於終將成佛的每一個眾生來講更多的是尊敬和禮儀,不卑不亢、平等、耐心、善待未來的諸佛。
眾生生來就帶著各種習氣,在這個娑婆世界中輪轉又沾染了更多,這些習氣可以在禮敬諸佛中被觀照到,從而逐漸去修正,在禮敬中那些貪念、貪欲轉變為了滿足、給與,那些嗔恚、仇恨轉變成了喜悅和慈悲,那些愚癡、自以為是轉變成了智慧和不分別,那些傲慢、我慢心轉變為了謙卑和菩提心,那些疑惑、顧慮轉變成了理解與堅信。當無我時,身語意便與諸佛同步,就是諸佛了。最終眾生與佛融為一體,誰還是諸佛,誰還是我,哪還有禮敬諸佛,所以成佛是最高境界地禮敬諸佛。
感謝大家的聆聽!
下周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