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,  禅修老师,  松風水月,  每週講法

禪修繫列之三:爲什麼持戒?

禪修繫列之三:爲什麼持戒?

地點:法雨禪修中心 日期:2024年4月13~14日

大家好,歡迎來到法雨禪修中心講堂,我是禪修老師Susan。今天與大家分享學佛修行“爲什麼持戒?”,學佛持戒才是真正的佛弟子,不持戒的學佛人不是真正的佛弟子。我們學佛就要尊師重道,依教奉行,才能証悟菩提。

一、學佛要知道有哪些戒律?
佛教有五戒、十善、菩薩戒……等戒律。佛教對出家人與在家的學佛人持戒有所區別,在家的學佛人持五戒修十善,出家人持五戒還要守菩薩戒等戒律。

五戒是指:一不殺生,二不偷盜,三不邪淫,四不妄語,五不飲酒。

十善是指:一不殺生,二不偷盜,三不邪淫,四不妄語,五不兩舌,六不噁口,七不綺語,八不貪欲,九不嗔恚,十不邪見。

持五戒,未來世才有機會做人。修十善,未來世才有機會昇天道。“五戒”是學佛人的基本準則, 是佛教一切戒律的基礎。

二、要清楚爲什麼持戒?
我們學佛是爲了離苦得樂,出離輪回。學佛不持戒是無法出離輪回的。《佛説四十二章經》中説:“佛子離吾數千裡,憶唸吾戒,必得道果。在吾左右,雖常見吾,不順吾戒,終不得道。”學佛人持戒與佛相應,得佛加持必証佛果。學佛人不守戒無法與佛感應道交,不能悟道成佛。

在《楞嚴經》第六捲裡記載着阿難尊者向佛陀請法,末法時期如何度化衆生離苦得樂?佛説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,持戒第一。持戒這個法門是十方諸佛証得圓滿智慧的根本法門。佛陀慈悲爲佛弟子開示《四種清淨明誨》説明持戒的重要性。

第一清淨明誨就是斷淫心。佛説“汝修三昧,本出塵勞。淫心不除,塵不可出。縱有多智,禪定現前。如不斷淫,必落魔道。”佛告訴弟子們,學佛是爲了出離輪回,如果不斷除淫欲心,命終後必然墮落魔道,成爲魔的部衆。

第二清淨明誨就是斷殺心。佛説“汝修三昧,本出塵勞。殺心不除,塵不可出。縱有多智,禪定現前。如不斷殺,必落神道。”佛告訴弟子們,如果學佛不斷除殺心,命終後必然墮落神道,福報享儘後墮入噁道,成爲夜叉、大力鬼神的部衆。

第三清淨明誨就是斷偷盜心。佛説“汝修三昧,本出塵勞。偷心不除,塵不可出。縱有多智,禪定現前。如不斷偷,必落邪道。” 佛告訴弟子們,如果學佛不斷除殺心,命終後必然墮落邪道,成爲邪道妖怪的部衆。

第四清淨明誨就是斷除妄語。佛説“如是世界六道衆生,雖則身心無殺盜淫,三行已圓,若大妄語,即三摩地不得清淨,成愛見魔,失如來種。”

末法乱象

佛告訴弟子們,如果學佛人已經做到了不殺生、不淫欲、不偷盜,但説妄語的修行人還不夠清淨,無法証悟菩提。

佛陀慈悲告訴佛弟子們,如果有人告訴你學佛不用持戒律,那不是佛法,那是魔説的邪法。嚴持戒律者有金剛護法神衆護持,妖魔不敢靠近。不持戒者必入妖魔鬼道。

戒是正順解脫之本。持戒可以幫助我們攝心,持戒可以幫助我們止噁,持戒可以幫助我們修善,持戒可以幫助我們積累功德。不持戒無法修積善根福德,沒有善根福德就無法証悟成佛。
在《佛遺教經》中説“若無淨戒,諸善功德,皆不得生。是以當知,戒爲第一安穩功德住處。”戒律是守護善根福德的金剛鎧甲。

末法時期,佛弟子應遵佛教誨,以戒爲師,嚴持戒律,勤修戒定慧。戒是解脫之本,如法修行。証悟菩提,了脫生死,出離輪回。

今天與大家分享“爲什麼持戒”的一些感悟,如你對持戒有不同的見解,可以在評論區留言。謝謝!
祝福大家勤修戒定慧,証悟菩提,離苦得樂,早日成佛!
南無阿彌陀佛!

2024-4-12,Susan MI USA

留下一個回覆